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专家视点» 浅淡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兰考经济的提升作用

浅淡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兰考经济的提升作用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05-07-28 | 
【 字体:    

潘月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摘  要:本文从绿色农业的内涵出发,阐述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现实意义,结合兰考县的概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当前条件下兰考县发展绿色农业及进行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绿色农业对兰考县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与现实意义,并给出一些发展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兰考县;经济发展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市场消费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绿色食品、绿色消费和绿色农业己成为人们的新宠。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消费安全的担心和关注,另一方面也有绿色农业对经济的显著推动作用使然。近年来,兰考县的农业生产力已有了较大提高,昔日盐碱地,己变成今日大粮仓,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大为增强,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  现阶段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绿色农业是新兴的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以及观光农业的新型产业化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将标准化贯穿于农业生产的整个产业链之中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体系和发展模式[1,2]。
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效益的必然选择。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多年的实践也证明,绿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对于解决新阶段农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对增强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1  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助于解决农业资源开发利
用和满足市场高层次需求之间的双重困境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产粮大省河南省曾出现多数农产品市场趋于饱和的局面,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形成广大农村“卖粮难”和“增收难”困境,削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致使农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也开始注重日常饮食中的营养结构和健康问题,对较高层次的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消费意识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农户手中的粮食和农产品无法转换成现金,造成农民现时购买力下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销路,抬升农产品价格,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力,拓展广大农村市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的双重困境,并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1.2  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增加就业,有利于解决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压力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尤其是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全省有农村人口7000多万,其中富余劳动力达2800万人,截至2004年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411万人,转移的劳动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3]。绿色农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资,其产业化经营更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河南省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经验也表明,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可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使农民有机会参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收益分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广大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条件下就业的愿望。同时,通过在县域经济中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可以有效促进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1.3  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改善农业生产资源与生
态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农业科技进步在给人们带来便捷和丰收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隐患与忧虑。长期以来由于化肥、农药、兽药、生物生长调节剂的过量和不科学使用,农业生产环境被慢性污染,化肥、农药、有害重金属等大量进入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造成土质恶化、生态失衡、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增加,并形成对化肥、农药、生物生长调节剂的依赖性。此外,在畜禽饲养中,生物生长剂、抗生素和激素等被滥用现象也很严重,造成动物性农产品中抗生素和激素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严重。这些有害物质一般情况下不但不易自行消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留量会逐年增加,最终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不断蓄积,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绿色农业发展对环境要求很高,同时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生态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后遗症”的有效途径。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可以在改善和促进农业生产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给人类大量提供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并可以给人们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4  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在县域农
业生产中的快速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尽人意,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不足。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面世的农业科研成果多达 6000~7000项,但转化率仅为30%~40%,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70%~80%的转化水平相差甚远[4]。农业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不足既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浪费了本来就严重匮乏的农业科研资金,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民实行优化组合,克服由于土地规模过小而采用小规模家庭生产经营对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限制,逐步发展多层次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需求。在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应用高新技术、组织项目科技攻关、技术入股等形式,从而主动将科技导入绿色农业生产,大大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
2  兰考县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5]
2.1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利于产业化经营
兰考县总面积1116km2,耕地面积95万亩,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66m,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678.2mm,平均年日照时数2529.7h,年平均气温14℃左右。地处河南省东北部,东邻京九铁路中心城市商丘,北部与牡月之乡山东菏泽相连,西通开封、郑州,居开封、商丘、菏泽三角地带的中心部位。有“九曲十八弯”之称的黄河的最后一曲就经过兰考县境内,而后直奔大海,兰考县的坝头乡就处在最后一曲的大转弯处,黄河水在这里汹涌冲撞,河口经常会由此决口改道,因而处在兰考境内的这段黄河又有“豆腐腰”的说法,肥庾的滩区也由此而成。黄河滩区饲草资源丰富,其土质也是种植优质大豆、花生的首选。
兰考县交通便利,拥有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体系,距新郑国际机场只有1h的路程。陇海铁路横穿县城,有火车站3个,货场3个,货位190多个;公路四通八达,106、220、310国道和省道在县城周边交汇,连(连云港)霍(新疆霍尔果斯)高速路在兰考县城南2km处穿过,并与日(日照)南(南阳)高速公路交汇,阿(阿蒙旗)深(深圳)高速路从兰考与开封中间通过。兰考县还是鲁西南通往中南、西南各省的门户,现有集贸市场60多个,是豫东北一定区域内的物资集散地。兰考县的通讯也很便捷,电力充裕,有线电视光纤传输开通40套节目,已覆盖全县各个乡镇。
2.2  环境改善,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产地条件
兰考县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战斗并为之献身的地方,现辖16个乡(镇),共有437个行政村,人口75万。风沙、盐碱、内涝曾是危害兰考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为了防风治沙,焦裕禄同志领导兰考人民广种泡桐,大大改善了兰考的自然环境,昔日“北地种花南地收,沙落菜粥难进口,大风过后沙囤门,推车担挑难行走”的景象早己无迹可循。现在兰考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边、田野里、村舍外,泡桐树随处可见,“林在田间、粮在路旁、农林结合”使兰考摆脱了贫穷。大量种植泡桐极大地改善了兰考的生态环境,环境的改善又为兰考的种植业和其他各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迅速的提高,泡桐树就是兰考发展的最好见证。
兰考地处中原,四季分明,盛产小麦和玉米,大豆、花生和棉花是其主要的经济作物,苹果、葡萄和大枣是主要的生产果品,泡桐在全国更是一绝,由于泡桐材质细腻,纹理清晰,不翘不裂,所以在农业、建筑、家具制作等方面应用广泛。其中棉花、油料和木材的生产均在全国处于百强地位。由于兰考泡桐纹路清晰、美观,透音性能好,共振好,而且不易变形,易加工,因而是加工民族乐器得天独厚的资源,近几年加工品已畅销国内外,为兰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兰考还有诸如东坝头黄河观光休闲区、焦裕禄烈士陵园、焦林观光园区、汉代名将张良墓等诸多旅游景观。
2.3  经济水平提高,工业门类齐全,奠定发展绿色农
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兰考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倡导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畜牧养殖业,努力拓宽经济发展领域,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人均国民收入5030元,比2002年增长5.7%;完成生产总值37.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0.5亿元、13.9亿元和1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总体比2002年增长6%;引进资金2.5656亿元,引进项目64个。2003年生产粮食32.5万t、棉花4.1万t、油料2.8万t;截至2003年底发展农田林网40余万亩、速生杨林地15万亩,木材积蓄量达116.3万m3;形成优质小麦、水稻、辣椒、西瓜、蔬菜、花生6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有规模养殖专业村91个,规模养殖场91个,牲畜存栏115.6万头。
工业生产已形成以轻纺、食品、饮料、化工、机械、建材、制药、酿造等行业为主,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先后有7个产品荣获国优,12个产品获得省优,市优产品有21个。高、中、低档冰红、冰白葡萄酒,白酒、花生系列饮料、果蔬饮料、宫廷豆腐乳、花生油、小磨香油、五香花生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塑料制品、金属喷塑制品、地膜、农膜等化工产品形成一定规模;民族乐器、桐木拼板、高档烧桐家具系列独具特色;花生脱壳机、打夯机、炒货机等初具规模;棉纱、棉布等轻纺产业持续发展;装饰材料、轮胎、高强度瓦棱纸等行业快速发展。
3  目前兰考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  农业生产标准化意识淡薄,生产规模较小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一些农业发达地区,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在兰考这样一个原来受自然灾害肆虐严重的地区,农业的无公害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相对于农业较发达地区来讲,可以说是刚起步。目前兰考县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绿色、无公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还没有建立,距真正的、统一的标准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单家独户分散式的农民个体化经营方式的长期影响还制约着标准化和规模化理念的发展,在农产品的生产、收获、分级、整理、包装、贮藏、运输、销售、品牌等环节,农民对标准化的认识还不到位,农业生产标准化意识还不强。
3.2  工业化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制约绿色农业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部分地区和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将生活污水和工业“三废”随意弃置,造成水体、土质的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现阶段,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一方面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由于部分农民片面追求产量,或者是由于知识水平有限造成不科学使用,给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绿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使用被污染过的水浇灌农田,在被污染的土壤上种植农作物,都会影响绿色农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3.3  信息引导和市场服务缺失,生产带有盲目性
由于兰考县过去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限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闭塞,导致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信息引导和市场服务缺失,生产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主要表现为:由于缺乏信息引导和市场判断力,有些农民往往只根据季节变化从事农产品开发,而不能根据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行科学决策,结果多是出现农业种植和生产“一轰而上”的局面;由于各政府部门和有关农业服务部门的服务不到位,农副产品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民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和正规的销售服务,加上没有好的示范模式和成规模的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程度相对较低;由于缺乏正规的市场信息渠道,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市场的整体行情和销售信息,不敢放开手脚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只能基本上采取自产自销的生产经营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品质的快速提升。

4  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兰考县经济水平的思路和  
   建议
4.1  由政府给农民打造“千里眼”和“顺风耳”
  在信息相对滞后的兰考县,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引导对新产业的形成至关重要,绿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更加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在兰考县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各政府部门必须先从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确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服务于绿色农业发展,积极组建有利于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及时捕捉复杂多变的市场供求信息,给农民提供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放式这种“一站式”的优质、高效的服务,给农民打造发家致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使农民乘着“千里眼”和“顺风耳”快速踏上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致富之路[6]。
4.2  调整现行的农产品收购标准、政策和措施
现行的农产品收购政策对等级的要求往往仅注重含杂率和含水率等感观指标,而对于农产品的化肥、农药残留等则没有明确、具体的收购标准,尤其是一直以来我国的粮食收购政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制订新的、以注重产品质量为主的农产品收购指标和标准,增加绿色农产品的检验指标和标准,并从收购价格上体现农产品内在质量的优劣,可以极大地约束农民为了片面追求提高产量和数量,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做法,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和经营,逐步提高农民的“绿色”意识,调动他们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积极性,同时出台对农民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政策和措施。
4.3  借助绿色农业,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寻求科技支撑
在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1元支出科技的回报率高达9.59元[7]。要从根本上持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绿色农业与科技进步密切相联,进一步提升兰考县的经济发展,要充分运用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先进农业科研成果,为加快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寻求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采取不同方式对农民进行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培训。争取在引资金、上项目的同时靠科技、拉人才,与省内甚至是全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建立横向联系,不断提高县域农业经济中各环节的科技含量,为全面开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打下坚实基础和做好技术储备。
4.4  加大绿色农业宣传力度,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
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但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最初的起步阶段非常关键。对习惯于传统种植方式的农民,要大力宣传绿色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让他们了解和认识绿色农业的含义和标准,引导农民树立生产绿色农产品的意识,培养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偏好。此外,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否顺利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还要看市场对其是否认可。因此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兰考县农业资源状况和生产习惯,突出兰考县特色,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加大宣传,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把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挥区域优势结合起来,走紧抓优势、突出特色之路。
兰考县既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又是河南省确定的25个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也是全国50个生态示范县之一,国家、省、市对兰考的经济发展都比较关注和支持,并给予了很多特殊优惠政策。兰考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在焦裕禄精神鼓舞下,通过发展绿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兰考县的经济发展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华楠,邹珊刚.我国西部农业科技创新论析.中国科技  论坛,2003,1.
[2] 刘连馥.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开拓绿色食品国际市场的探索.  农博网.
[3] 梁鹏,黄会清.河南省28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半转  移.新华网,2005-1-15.
[4]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中国农业科技信息  网,2004-12-10.
[5] 兰考县情介绍.http://www.lankao.gov.cn/.
[6] 潘月红.试论绿色食品发展前景与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8.
[7] 翟虎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构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长效  机制.科技日报,2005-2-1,第一版.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