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其林
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
摘要:21世纪将是一个追崇“绿色”的世纪。目前,国际上类似我国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的生产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大,并已成为符合世纪食品消费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发展绿色食品,对于我国农产品供求平衡后满足人们对食物的更高要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标志是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所谓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标或服务是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由该组织以外单位或个人使用其商标或服务,用以证明该商标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生产方式、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商标。而绿色食品商标是证明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标志,表示了食品的某一特定品质,绿色食品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现代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已形成观念并在人们头脑中扎根。人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哪个企业生产的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就会兴旺发达,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之,就会衰落萎缩。绿色食品商标能创造价值,使企业形成一种因经营管理处于优越地位而高于一般能力的利润水平。现在,一个判断在人们头脑中越来越清晰,这就是绿色食品商标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而且完全符合生产力运行的内部矛盾运动规律。
(一)
绿色食品商标是一种特殊生产力,是因为它是观念形态,但又确实对生产过程发挥巨大作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绿色食品商标体现了生产力的社会属性。传统的生产力理论仅仅把生产力看成是人对自然的关系,认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属于技术范畴,或工艺范畴,事实上,生产力诸因素的结合不仅是技术的结合,而且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结合。生产力诸因素只有实现社会的结合,才能组合成现实的社会力量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而才能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绿色食品商标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种社会结合。企业是通过满足顾客或用户的需要来获得利润的。绿色食品带来销售旺盛,销售旺盛又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形成生产力作用的连锁反应。绿色食品就是这样通过物质利益关系来调节企业消费者关系,由于工商企业互为用户关系,绿色食品又成为调节生产、流通、消费三者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使生产、流通、消费形成一种互相依存的紧密关系,真正实现高度的社会结合。生产力也能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力量,从而使生产力产生一种自我增值、自我更新趋势。绿色食品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生产力,为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第二,绿色食品商标是无形的生产力。传统的看法认为生产力因素都是有形的实体性的。由于系统方法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及生产力经济学的创立,现在人们不再把生产力简单归纳为两个、三个或若干个因素的复合而成的综合体。现在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系统,一类为有形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一类是无形系统,包括科学技术、劳动教育、经济信息、分工协作、经济管理等。我认为生产力的无形因素还应包括本文所论及的绿色食品商标。绿色食品商标不具备物质的表现形式,但又确实存在于企业的有形资产之中。
绿色食品作为无形的生产力因素,并不象生产力有形因素那样直接转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不能孤立存在和直接发挥其功能,而是渗透或依附于生产力有形层次上的。绿色食品商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绿色食品商标作为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综合作用于劳动者,成为劳动力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树立了绿色食品商标理念的劳动力作用于劳动者资料,使绿色食品商标“物化”在生产资料上,从而提高生产资料的功能水平;第三阶段,具有绿色食品商标理念的劳动者通过浸染上绿色食品商标的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人格化”,劳动产品产生了强烈的质量意识;第四阶段,渗透着绿色食品理念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形成更高水平的现实生产力。当然这四个阶段,是对生产力无形因素转化过程的抽象。绿色食品商标作为无形的观念形态的生产力因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这四个阶段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作用于生产力有形因素的。
(二)
如果把上述论述再向前推进一步,则引出这样一个问题:绿色食品商标作为生产力,是怎样具体地作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的呢?绿色食品商标作为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可分解成推动力、组合力、凝聚力和增值力。正是这几种力的合力在促进生产的发展。
推动力:首先绿色食品商标是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包装设计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其次,绿色食品商标是以社会的消费者需求为基础的,它影响着人们选择生产力结构的方向。绿色食品的安全性标准高于普通食品卫生标准。因此,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应产生于温饱之后,即当有益于健康的效用超过满足温饱的边际效用,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也随即产生,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的消费趋势。最后,绿色食品商标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也起着推动作用。九十年代初,我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战略时指出,在第一步战略目标的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小康水平主要是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消费档次,生活质量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食品质量。因此,开发绿色食品就成为解决和提高城乡人们生活质量这一矛盾的一个突破口。
组合力:表现为绿色食品能沟通生产力同外界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联系,使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作用。而外界环境和社会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生产力作用的发挥程度,绿色食品的发展变化如实地反映了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外界条件,提高生产力运行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征,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包含了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生产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凝聚力:来源于它所体现高度的组织网络系统和强烈的集体意思识。绿色食品商标实施的核心是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管理。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组织发动起来进入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的序列。通过绿色食品商标管理和推广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分散的农户有组织地归入了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分散的产品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从而通过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一个无形中介组织,构造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基础,并获得社会、经济、生态的规模效益。它就象一根无形的韧带,把劳动者的个人追求与企业生产力发展总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分散、独立的劳动者聚成一个集体。也就是说创造出一种新的生产力??集体力。
在这里要着重谈增值力。有形的生产资料在其被消耗的同时只发生价值转移,而不产生增值。而无形的绿色食品商标,在它被使用过程中,其价值不仅可以转移,而且还会产生增值,从而给企业带来级差利益,即同品种同行业的平均收益相比较所出现的差额。绿色食品使企业再生产各个运动阶段和各个运动形态衔接协调,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和维护绿色食品商标,才能保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才能不断生产出物质财富并实现价值的增值。绿色食品的增值率在于效率的提高。请看下述报道:
1.《浙江日报》系列报道:绿色食品产业大有可为
编者按:地处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虎林市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成效显著,给人启发。虎林的做法和经验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报从今天起,连续刊登《绿色食品产业大有可为―――虎林经验介绍》一文,以飨读者。
虎林经验介绍之一
绿色食品产业撑起虎林
地处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虎林市,面积9334平方公里,森林、草甸、沼泽、水域占80%以上,被国家列为生态示范区。这片绿色土地,生产大量高质量、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已成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主要产区。全市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1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96%。绿色大米、绿色大豆被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畅销十几个省市和俄罗斯、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全市年产稻谷2.6亿公斤,农民留口粮、种子0.6亿公斤,其余2亿公斤,收获后三四个月全部卖完,而且售价较高。农民生产的粮食不愁卖,不够卖,这在其他产粮区很少看到。
随着绿色食品的发展,该市涌现一批用现代设施装备的加工企业。近四年,全市先后建立57个绿色食品加工厂,形成稻谷加工、大豆加工、药材加工、蜂产品加工四个支柱产业,开发出90多种产品。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全市工业产值近四年来增长185%,实
现利润增长234%,税金增长157%。
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75元,其中绿色食品收入占75%。在农民增收的同时,市级财政收入每年增长20%。
虎林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关键在于实施了绿色食品发展战略。他们请北京大学专家教授实地考察,编制了《虎林市绿色食品发展战略规划》、《虎林市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市委、市政府成立绿色食品发展战略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负责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
虎林经验介绍之二
纯正的绿色食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虎林市在实施绿色食品发展战略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建立高标准的生产基地,确保生产纯正的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靠千家万户生产,怎样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出纯真的高质量的绿色食品,虎林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做法。
一是搞好布局。选择水质、土壤没有污染的地区,建立绿色食品基地。基地相对集中,以村为单位逐步发展。在全市130个村中,建立了91个绿色食品基地村。
二是龙头企业与基地村的农户签订绿色食品生产、收购合同,规定选用的品种,化肥农药使用品种和数量,绿色食品收购数量和质量。
三是从种子选用、育苗、田间管理到收获各个环节,都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制定操作规程,县乡科技人员深入到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搞好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每道工序的技术要领。
四是对生产全过程实行严格的检查、监督制度,特别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的品种和数量。化肥农药从经营单位就严格限制高残留的品种,只能经营低残留的品种,而且限定每亩使用数量。监管人员进行跟踪检测,检查合格者发给“绿卡”,作为交售绿色食品的凭证。
五是农户对绿色食品单收、单打、单交,收购单位单收、单储、单加工、单销售,发现不合格的认真追查责任。
由于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制度,虎林生产的绿色食品,经国内外检测,均属合格产品,赢得了越来越好的信誉。
虎林经验介绍之三
建立龙头企业依靠名牌拓市
建立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推动产业化经营,是虎林市实施绿色食品战略的关键环节。全市以粮食系统的加工企业为主体,组建了“绿都集团”。集团内部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宣传、统一销售、集团与基地签订收购合同,实行订单农业。前年签订绿色食品种植面积66万亩,占全市农作物面积60%。该集团与六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先后开发40多种大米精制品、大豆保健品、蜂蜜保健品、中药系列产品。全市绿色食品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金谷、大骅米业公司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去石、抛光、色选、分级、包装设备,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拓市场。虎林对绿色食品大米、大豆、中药材、蜂蜜等66种产品,统一注册了“珍宝岛”、“虎琳”商标,有五个系列产品被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识。为了扩大绿色仪器的市场占有率,一是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刊发绿色食品专题片和广告节目,在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等大城市举办绿色食品新闻发布会。二是参加广交会,北京绿色食品展销会、上海食品展销会、哈尔滨商品交易会,并与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城市一些企业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结成贸易伙伴。三是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绿色食品经销机构,在大型食品商场设立专柜,并组织经销队伍在一些大中城市设代理商,形成星罗棋布的营销网络。四是利用虎林口岸,把营销网络伸向国际市场。
虎林经验介绍之四
优化生态环境实施绿色战略
优化生态环境,为实施绿色食品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全市先后投资3亿多元,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市里制定了《虎林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先后建立了七处森林、湿地、草甸、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1%。二是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排放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对造纸厂、皮革厂等严重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和转产。三是大力发展有利环保的产业。四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虎林实施绿色食品发展战略,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展示出广阔的前景。虎林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知名度越来越广,销售量越来越大。目前,虎林已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乌苏里斯克市建立了批发市场,在列索扎沃茨克市设立了中转站,虎林绿色大米正向俄罗斯腹地和欧洲销售。初步测算,五年内,虎林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6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在虎林,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县、乡、村干部,谈起绿色食品,从环境标准到操作技术都很内行。广大农民已初步掌握了绿色食品的技术要领,中小学开设了绿色食品课,基本普及了绿色食品知识
2.新华社报道:绿色食品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绿色消费观念日益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我国绿色食品的消费快速增长?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供的数字,全国绿色食品年产量达1500万吨,但仅占食物商品量市场份额的3%,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有关人士介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已经引发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国际市场有机类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为我国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机遇。去年全球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约为200亿美元,近10年来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5%到30%,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在等待中国绿色食品去竞争属于自己的份额。
以上报道,不仅说明绿色食品商标是一种特殊生产力这一客观事实,而且说明获取绿色食品商标是要有投入的。“欲取之,必先予之”。虎林市在实施绿色食品商标发展战略中,建立高标准的生产基地,组建龙头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确保生产纯正的绿色食品。从表面上看,先期失去了不少,但最终提高了效益。然而,发展绿色食品投资所收到的效益不可能像有形生产力效率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计算出来,也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所以我们在考察绿色食品商标这一生产力无形因素的效益时,不能仅以某一方面的得失来衡量,而要进行综合分析。某种绿色食品开发投资时,企业效益可能一时减少,但从长远发展看,它会使生产发生很大的变化,尽量减少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生产出绿色食品尽可能的为社会所承认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样不仅仅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总之,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的世纪。绿色食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绿色消费是未来消费的主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不只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