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诗毅
江西省绿色食品办
摘要:当今世界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由于大量的工业“三废”污染和化学合成物在农业上使用,不仅污染了空气、水、土壤、灭杀生物,破坏生态平衡,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而且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残留,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产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并强调从土地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其相关标准。因此,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又提供人们安全、优质、营养食品,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农业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近年来的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导致食品污染,粮油、蔬菜、茶叶、水果等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畜禽、水产品中兽药、?药、激素、瘦肉精、饲料添加剂和加工产品中食品添加剂污染普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和化学合成物在农业上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的工业“三废”排放和农药、化肥在耕地上使用,不仅污染了空气、水、土壤、灭杀生物,破坏生态平衡,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而且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残留,中毒、致残、致癌等事件屡屡发生;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二00一年提出了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并积极推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安全。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都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及身体健康的物质,并强调从土地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其有关标准,成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因此,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仅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还有利于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厂矿“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众所周知,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厂矿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和城市、道路沿线污染物及农业生产中的投入物;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生态环境和残留作物食品中,人食用后危害健康与安全。
(一) 工业废气的污染
工业厂矿煤、石油、天然气、可燃矿物燃烧及冶炼、塑胶、陶瓷、砖瓦、化工等工业废气所含二氧化硫、氟化物、氯气、氮氢化物和总悬浮物粉尘、烟尘污染大气和直接伤害作物或被作物吸收而残留。
(二) 工业废水的污染
工业造纸、纺织、印染、制革、采矿、冶炼、化工等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镉、铅、砷、汞、六价铬、氟化物、酸、碱等污染水体,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和作物。
(三) 工业废渣的污染
工业厂矿废渣、固体废物、电厂灰场填埋物、矿采尾砂等中的重金属及有害物质随水流失污染土壤和作物。
二、常规农业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农药 、化肥的大量使用,尤其是高毒性有机农药的残留,过量氮肥转化成的硝态氮,无机磷肥和规模化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未腐熟农家肥、垃圾中的病原菌对农业生态环境空气、水、土壤、生物和农产品等造成严重的污染。
(一)农药的污染:全世界有农药品种1300多种,我国每年施用农药50-60万吨,其中80%进入污染环境,农药中的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有机锡等杀虫杀菌剂和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水源、土壤,并随着作物的吸收而残留在作物体和果实中,从而导致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其次,大量使用农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导致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细菌、真菌等生物灭杀,破坏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严重摧残了生态环境。
(二)肥料的污染:大量使用氮肥引起大气环境变化,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气体产生、酸雨等;过量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和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含量降低,从而影响土壤质量;同时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及农作物中硝酸盐含量超标;我国平均每亩耕地施用纯氮17公斤,高达24公斤,但一般只有30%-50%能有效利用,大部分经土壤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和硝酸盐污染土壤和水,一部分硝酸盐在作物中累积,过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食用后可致癌;再且化肥过量使用,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破坏了土壤原有物质的动态平衡,影响和改变土壤原有的结构性质,引起土壤酸化、板结、盐碱化现象,土壤有机胶结物质减少,大团聚体结构被破坏,在缺乏有机肥的条件下,化肥施用愈多,对土壤破坏越大,从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使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形成土壤污染。其次大量使用无机磷肥、磷矿粉、污泥垃圾和规模化畜禽粪便等,其中的重金属、激素、药残严重超标,造成环境污染和残留食品中;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菌污染环境与食品。
三、发展绿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一) 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由上所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必须选择无污染和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要求远离工厂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要求基地周围5公里内无工矿废气,3公里范围内无生活垃圾填埋物、电厂灰场、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填埋物,基地的空气、水、土壤不受污染;首先要对基地要进行严格的环境监测,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氟化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中的重金属、氟化物、粪大肠菌群,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含量指标必须符合有关的标准;而且必须保障基地环境不发生恶化,不出现新的污染源, 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污染,并通过植树绿化隔离带净化污染物,严格控制各污染物指标,确保环境质量;这无疑保护了基地的农业生态环境。
(二) 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过程中要求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必须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生产中投入品的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相关准则使用。
1、作物病虫害防治:要求以农业综合防治为主,从作物--病虫草害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的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通过采用农业措施,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非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冬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及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天敌捕捉害虫和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及人工除草等一系列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特殊情况下只许使用中等毒性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矿物源农药,这些农药存在于自然界,容易降解,避免污染;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三致毒性的农药,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等有关禁用农药品种;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低毒、中毒化合农药,但每种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只能使用一次,且严格控制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这就避免了过量使用农药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在农产品中残留,避免残留农药在生态环境中参与循环,重复污染。
2、肥料的使用:主要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使用商品有机肥、腐殖酸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等;禁止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这就控制了家肥中各种病原菌的污染;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允许限定使用尿素、铵态氮肥等化肥,但只能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1:1,且施肥必须在作物收获前一个月进行;这样既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使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返回土壤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的活性,又控制了过量的氮素,尤其富含氮的肥料不产生过多的硝酸盐积累,对环境和作物不造成污染的后果。由于过量的氮肥,会被土壤硝化菌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尤其在旱地,通气、中碱性条件下,硝化菌活跃,利于硝化作用,所产生的硝态氮负离子,不被土壤胶体(带负电荷)所吸咐,易溶于水,这就容易通过水体污染土壤和累积于作物中;如果通过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和N、P、K配方施肥,根据土壤供氮能力和作物的需要,调控施氮量,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这就减少硝态氮的残留和污染;同时,有机肥也可减缓转化硝态氮,腐植酸可鳌合土壤中重金属,减少其残留;其次,通过限定在作物收获前一个月施用氮肥,施用后让作物生长一定时间,让其充分吸收氮素,这就减少了土壤、水中硝态氮的残留和作物体内硝酸盐的累积;尽管有机氮、铵态氮在土壤硝化菌硝化作用下也会形成硝态氮,但通过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尽量减少其浓度,减少其污染和累积;实际中由于硝态氮肥易暴不安全,也很少使用。由于城市、医院垃圾、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和重金属,因此禁止使用这些物质,就从源头上控制了这些有害物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规模化养殖场,由于大量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其畜禽粪便中重金属、激素、抗生素超标,污染环境;由此通过绿色养殖,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建沼池,使粪便发酵产生沼气成为卫生能源,沼液、沼渣成为良好的有机肥,使其有害物质经过处理,既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生态环境卫生。绿色食品生产正是由于采取上述均多措施,这不仅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保护了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三、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由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综合应用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化,优化了农业生产体系内部养分和能量的循环,维护农田及其周围区域的自然性质;轮作固氮作物有利于生物促进氮循环;秸杆还田有有利于补充有机质,疏松土地壤;生物的共生和寄生有利于养分的吸收;捕食性天敌有利于减少病原菌,控制虫害;生态平衡促进养分循环,协调作物、动物、土壤和其它生物的互相作用,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再生。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生产只能使用有机肥料,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提倡使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这样既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又强化土壤生物活性,使土壤具有“生命力”,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等)分解动植物残体,有利于养分氧化和水分循环,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将作物可利用的营养元素分解为有效养分,促进养分循环,并降解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硝酸盐等);同时较高的生物和微生物种群密度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活力,提高土壤碳元素的保持力,从而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通透性,加速土壤腐熟,有效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矿化产生大量的氮、磷、钾等多种速效养分,从而提高地力和肥力。
根据江西省农科院土肥所十年的试验研究,以(1)不施肥(CK),(2)施有机肥,(3)施N、P、K化肥,(4)施有机肥配合N、P、K化肥的四个三要素等量不同处理,试验结果为:1、肥料的增产效应:施有机配合无机肥比不施肥CK增产43.3%,施N、P、K化肥比CK增产区8.2%,施有机肥比CK增产区2.2%;2、土壤有机质:施有机肥比CK提高6.2g/Kg,施有机配合无机肥比CK提高5.1g/Kg,施化肥比CK略有提高;3、土壤腐殖质:施有机配合无机肥比施化肥腐殖质总碳量提高0.088%,胡富比值提高0.11%,富菲酸相应增加47%;4、土壤物理性质:长期施用化肥,土壤变得紧实,其土壤容重与不施肥相近,施有机配合无机肥比施化肥容重降低0.195g/c?,孔隙度提高16.51%,非毛管孔隙度增加3.19%;5、土壤生物性质:施有机肥和施有机配合无机肥比施化肥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分别增长114.7%与95.4%,土壤脲酶活性增加44%,自生固氮菌增加83%,氨化细菌增加50.3%。
上述结果充分表明:施用有机肥,尤其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增加有机碳,增加土壤养分库容(N、P、K);改善土壤腐殖质组成和土壤的物理结构,与单施化肥相比,表现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提高,抗压强度降低;随着有机碳的提高,土壤微团聚体的结构系数和团聚体结构破坏率下降,土壤水分物理性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土壤透水和旱季有效水量增加,土壤凋萎系数下降,增加蓄水、供水和抗旱能力;随着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显著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氨化菌、纤维分解菌、硝化菌、自生固氮菌、脲酶、转化酶等生理群微生物及活性增大,反硝化菌减少,有利于提高土壤碳、氮循环,减少物质流的损失,促进养分的吸收利用与循环,促使土壤肥力提高,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从而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前面所述,由于各种污染,农产品中有害、有毒物质超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随着“WTO”全面要求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各国正在升高食品安全的绿色壁垒。因此,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给人们提供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建设国际市场通道的战略措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国内市场上强有力竞争的主导产品,也成为培植农产品精品名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战略;同时,通过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培植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利于促进农业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基地和农户生产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因此,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不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2000
[2]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2000
[3]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2000
[4]苏祖芳 优质稻无公害生产技术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2004
[5]朱智伟 稻米质量安全与技术标准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2004
[6]李生秀 王朝辉 土壤和植物中的铵态氮.硝态氮 中国农业出版 化肥与无公害农业
[7]范业成 陶其骧叶厚令 稻田肥料效应和肥力监测阶段性研究报告 江西农业学报 1996.8(2):114-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