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委员会简介
组织结构
组成人员
组织机构
办公室
食育基地管理中心
《中国食物与营养》编辑部
专家介绍
顾问
主任
委员
秘书长
工作动态
食育基地
食育基地目录
食育基地信息
食育基地风采
期刊出版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专家视点
行业要闻
政策法规
食物政策
基本法规
相关标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食物生产
» 绿色经济战略与绿色技术推广
绿色经济战略与绿色技术推广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05-07-04 |
【 字体:
大
中
小
】
艾云祥
神农架林区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摘要
:绿色经济战略发展中的投资环境,创建绿色企业 ,生产绿色产品,实施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如何推广绿色技术,从生产绿色基地到产品加工及营销等全程监控,现状及分析。
主题词
:绿色经济;绿色技术推广;战略现状;成因分析
当前,冠以“绿色”的新名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工业、绿色管理、绿色消费、绿色壁垒等等,真是举不胜举。其中,在经济发展中和科学技术领域的绿色经济战略及“绿色技术”这一名词也应运而生。在世界“绿色革命”的大环境中,特别是加入WTO后的中国贸易,迫使我们走“绿色经济”强国富民,这一构想无疑顺应了世界的潮流,历史的发展,人类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自然生态良性发展的规律。因而绿色经济战略和绿色技术推广,它以全新经济形态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1.积极推进绿色经济的战略举措
1.1增加绿色投资是实施绿色经济战略的关键
当今,面对日益变暖的气候,严重耗竭的臭氧层、飞快流失的土壤、迅速消失的森林、逐渐枯竭的水资源、不断减少的生物种群、肆意横流的污水、堆积如山的废弃物,由此带来的贫困、冲突和生存威胁。在一些国家出现“绿党”、“生态党”、“环境党”、“价值党”的政党。他们以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各国政府与各种社会组织都在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投资走向“绿色”。国外企业界的投资已出现了“绿色倾向”。美国政府为了引导和激励绿色投资,表示绿色产品可享受出口退税;我国政府已把绿色经济战略纳入扶贫开发,给予重点投资;瑞士政府每年的新增投资中,70%用于发展各种可生物降解或易于再循环的绿色项目;日本政府也提出了“以21世纪新地球为主题的绿化地球百年行动计划”,积极扶持绿色投资项目;欧盟经济决策部门,对绿色投资项目在秋收贷款、出口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发达国家,一些资深的证券分析家在分析证券市场时,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和上市公司的绿色投资倾向和所产生的“绿色效益”。因此,绿色成为时尚,绿色的思想和潜在意识,绿色的产品和经济增长与消费,绿色的政治和文化,无论从生态理论上,生态政治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1.2创建绿色企业是实施绿色经济战略的重要环节
绿色经济战略及绿色技术既是对传统观念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修复。早在1988年时,美国洛贝劳公司第一次把环境事务当做大事来抓。当时,工商界还很少有人注视这项具有远见而又宏大复杂的计划。现在虽然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企业界无视环境问题的情况仍然较为普遍,简直超乎预料,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地区更明显。如在我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的“填湖造田”,森林过伐和采矿业发展,致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处于加剧趋势。环境问题呈现的全球化、政治化、社会化和累加化新特征,使得解决当代环境问题仅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或途径加以解决。因此,创建绿色企业和推广绿色技术势在必行。
绿色企业就是在生产、加工、营销过程中,进行“绿色管理”,加强“绿色教育”,营造“绿色企业化”,生产“绿色产品”,取得“绿色商标”(如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经过一系列绿色举措,向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新型环保企业,成为市场中“绿头”大哥。所谓“绿色管理”就是将环保型观念致力于生产营销活动之中;“绿色教育”是“绿色文化的基础”,就是将环境科学知识,纳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训课程中;“绿色商标”是代表安全、优质、无公害的产品标志。因而,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绿色企业的创建,积极支持企业走向绿色战略。
1.3采用绿色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早在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当时这一概念的影响并没有扩展到非政府组织。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介绍国际社会,并被第42届联大所接受。概括起来就是“需要”和“限制”的协调发展。绿色技术,就是企业在设计生产新产品过程中,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技术。首先,在产品设置中,要充分考虑保护环境,又减少资源的浪费,致使被设计的产品易于拆卸、分解、零部件等可以翻新和重复利用。另外,绿色技术的采用,就是要加速科技进步以持久利用资源,改造那些耗竭型的工业发展模式,这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目前,绿色技术在防治污染、回收资源、节约能源三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庞大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绿色技术与产品开发中,已接近6000亿美元。许多发达国家以占领世界绿色市场为目的,争夺绿色技术制高点,展开了一场白热化的国际竞争。欧美在争夺无氟制冷剂技术,欧联盟在角逐着各种资源回收项目。各种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使绿色技术演变成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绿色技术以生产三食品为主已进千家万户。
1.4促进绿色消费是实施绿色经济战略的重要体现
绿色消费,在国外被称为“生态经济消费主义”,指人们再不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求得生活上的舒适,而是再求得舒适的基础上,大量节约资源和能源,这是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销售行为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一种新型的消费浪潮。在绿色消费浪潮中,绿色消费者的人数正在成长,新的消费习惯正在促进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在欧盟有机食品共同体,在生产和消费群体加上了“绿色”二字,在我国也开始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生产绿色食品,有很多农产品基地,多年来从未使用过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和其他人工合成化工产品,只是运用现代农业理论,施用有机肥,选用抗病虫害强的品种,实行轮作或间作,生产蔬菜、木瓜、菠萝、香蕉、咖啡、绞股蓝、板栗等。由于这些产品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质量,深受消费者欢迎,十分畅销。随着绿色潮流的不断高涨,国际市场消费需求也出现变化,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目前,全世界每年“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2000亿美元,预计到本世纪末将增加到3000亿美元。
2、绿色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2.1绿色技术的兴起
绿色技术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产生的。也有人说,土地到餐桌的环境污染,是人为对大自然的掠夺而产生的。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中以来,殃及全球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为患、生态环境退化等给人类生存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威胁。当化学肥料及药品大量进入生产资料时,人们还过多利用激素来满足商品意识的追求,因而环境矛盾与人类消费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1992年6月3日至14日全球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可持续发展指“即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其需要的能力”,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随着人们环境与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国际上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了“绿色技术”这一新名词。
绿色技术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根据环境价值并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潜力的无污染技术。绿色技术不是只指单位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它不仅包括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从源头过程中加以控制的清洁生产技术,也包括污水、废气,固体废物防治技术,以及污染治理生物技术,资源回收技术和能源再生技术以及作为灵敏耳目的环境监测高薪技术,这些技术之间又有联系、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地位。根据技术的着眼点,绿色技术又可分为以减少污染产生为目的绿色技术即“浅绿色技术”和以处置废物为目的“深绿色技术”。
2.2绿色技术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对绿色技术的发展各有不同的侧重,我国1996年制定《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中,确定的环保重点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冶金、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纺织、医药。上述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的90%以上。与此,我国发展绿色技术的主要内容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催化技术、分离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回收及利用技术。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被列为绿色技术发展的重点。
在中国能源技术和持续农业发展中,中国能源丰富而地域辽阔分布不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供应短缺与浪费并存。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大力开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再生技术迫在眉睫。当前洁净煤技术是开发比较成功的技术之一,在农业方面有正在兴起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技术,如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技术已初见成效。太阳能发电、取暖、照明等已在一些省份推广。研制成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生产能力达500万只,已走进千家万户,在神农架海拔1700米的红坪镇试用效果较好,可以说,该技术已步入先进国家行列。目前急待开发的海洋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相对滞后,我国农村主要推广的中小型沼气工程,已被农民普遍接受。
持续发展在农业上的应用即为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它通过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依靠生物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农村供能矛盾,增加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减少石油能的投入,在发展和保护的同时,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行农业的持续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在育种上应用。生态农业已作为持续农业的一种模式,农业生态工程则是实现农业的技术手段,是一项生物技术为主结合多种技术的新型绿色技术。目前我国在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住宅和生态庭院等工程,也称为生态家园绿色致富工程。
笔者认为:我国污染末端处理技术即“深绿色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水平也较高。而“浅绿色技术”即减少污染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滞后。20世纪中后期,针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各国根据自己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污染,增加了治理工作的投入,但末端处理只能减轻局部环境污染,而环境破坏修复能力弱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原因存在“四边”现象,边污染、边治理、边排放、边破坏。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提供清洁生产观念,现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都比较低。应从建立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和再生利用和排污总量控制上入手,建立相应的资源回收利用和排污管理措施。促进企业应用清洁生产技术。为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市场环境。
3、绿色技术的成因分析
中国的绿色技术提出较早,但起步较晚,发展很不平衡即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又有处于20世纪60至70年代滞后技术,在西部边远贫困地区还处于空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概在三个方面。
3.1公众的环境意识差
公众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80%的消费、生产市场处在农村,他们的行为在很多方面影响环境。工业方面,主要是老企业,工艺设备落后,加上管理不善,布局不合理,物耗、能耗、水耗不仅据高不下,而污染严重,船大难调头。所以公众的环境意识不利于绿色技术的推广,形成了公民意识总体上的偏低。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45.4%的人认为环境不是主要原因;只有29.2%的人认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1.1%的人认为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建设力度;而6.6%的人认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无关(主要在农村)。因而,绿色技术首先是抓紧绿色教育工作,做好环境保护宣传舆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优化社会环境是绿色技术推广的主要举措。
3.2绿色技术中环境投资不足
强大的环保产业能提供先进的绿色技术和装置设备。所谓环保产业是指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诸如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于、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并达到一定规模的总称。我国的环保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包括环境产品生产,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工程建设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等领域的跨世纪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新型产业。但由于中国的产业起步较晚,国家经济基础较弱,导致目前中国环保产业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环保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2)环保产品技术含量低,配套性差,地区发展不平衡;(3)环保产业领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化服务不健全。因此,环保产业领域滞后,限制了绿色技术的转化率和应用推广。“九五”期间,我国用于环保事业建设的资金不足3460亿人民币,仅占GTP的0.8%,而用于环保科研经费就更不足了。科技人员绿色技术创新的最大限制因素就是经费投入有限。
3.3环节管理体系不完善
绿色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关系密切,但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管理的性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社会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一般要求,由而形成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和实现生产目标的重要手段,又形成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加强社会财富,满足社会需要。一是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由于环境立法工作起步较晚,一旦工业生产出现环境问题,缺少具体的法规、规定,有很多对环境问题有影响废物处理未作任何处罚规定,管理技术及处置技术处于空白;另外,利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深度、广度不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污染控制转为污染防治,由破坏性发展转为保护性发展,有掠夺性开采转为科学性开采。环境体系建设与管理也必须从这个根本目的出发,实行集中管理和民主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已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环境问题的生态管理,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境保护管理新体系。
环境管理包括行政、经济、法制、技术、教育等五种,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绿色思想和绿色消费的双重浪潮冲击下,绿色经济和绿色技术正在形成。21世纪,中国不可避免地接受到环境发展的巨大挑战。发展绿色技术无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缓解环境压力的技术保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无疑是环境发展的组织保证。我国深绿色技术发展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浅绿色技术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农药污染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上移和土地砂化,化学农业占主导地位,这些都需要建立完善体系来加强管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满足人们日益需求的物质生活,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建立绿色网络,营造绿色生产环境,注重绿色技术推广策略。正如马克斯所说:“人类在欢呼自己胜利的时候,必然遭受大自然的惩罚”。正是由于人口的膨胀与资源的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加剧,人们喊出了“世界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回归自然”的心声。正因如此,开展绿色经济战略,发展绿色技术,才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分享: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