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食物生产»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05-07-04 | 
【 字体:    

施国华   展锦波

如皋市农林局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基础,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紧紧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加强标准的制定,完善标准体系,实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为载体,逐步完善,示范带动。推动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奔小康的进程。

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做法是:

一、及早启动农业标准化工作

农业标准化工作在上世纪末就已提出,但真正作为我市农林部门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则是近几年的事。

1、建立组织、健全网络。2002年我市建立了如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暨如皋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农林局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各镇相继建立了相应机构,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了我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网络,管理委员会及领导小组的建立,为指导、督促、检查、协调农业标准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大力宣传,搞好培训。在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大力宣传国际农产品安全性指标,宣传贯彻我国农产品安全卫生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先后通过报刊、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过数次,组织镇分管农业领导、农技站站长及局相关科站人员参加无公害农产品知识培训2000多人次,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培训100多人次,参加省级相关培训10次,南通市级培训140人次,培训中印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通过培训,印发文件、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我市出台的推进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等,使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种植户、经营户及相关管理人员了解、熟悉相关标准,并较好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加工过程中、在流通领域过程中按农业标准具体组织、推广、运用。

3、加快制定,逐步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实现农业跨越性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次的基础性工作。我局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起,在瞄准国际标准化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省市级无公害地方标准。近几年共制定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4个,南通市级地方标准4个,如皋市级地方标准13个,备案企业标准28个。它们分别是蚕桑省级地方标准(1个),如皋黄鸡系列省级地方标准(3个),无公害肉鸽系列南通市级地方标准(3个),银杏授粉技术规程南通市级地方标准(1个)。备案的28个企业标准分别是如皋市长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芦笋企业标准、青刀豆生产和加工企业标准、西兰花生产和加工企业标准、如皋市吴窑农业技术服务站无公害银杏(白果)企业标准、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无公害双低油菜企业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建设进程,为我市农产品的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申报认定奠定了基础,对我市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及市场销路的开拓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和完善我市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对优势农产品还没有制定标准的,正在抓紧组织制订,不完善的正在抓紧修改、完善,已制定的正在抓紧实施,并积极申报国家省市标准。

(4)示范引导,扩大影响。我市在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市绿色食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内,追踪国际标准、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极力推行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标准化管理,努力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同时发挥示范园区的示范导向作用,将农业标准化生产向周边辐射。我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及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必须严格实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必须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或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定,力争使我市农产品创出更多的“绿”牌。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依托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全面改造,凡申报国家、省、市的农业项目将全部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挂钩,通过企业化管理模式,保障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推广应用。

二、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的建设

我市共建设了5个南通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分别是国家级桑蚕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如皋黄鸡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南通市级肉鸽标准化示范区、南通市沿江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和南通市如皋草莓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示范区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对于推动我市农业快速步入区域化、产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轨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创新运作机制,构筑产业化经营的框架。我们着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带动型及专业协会带动型两种模式,实现了农业组织形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了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进程。龙头企业带动型即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生产基地的建设,如肉鸽、黄鸡等标准化示范区,用已制定并颁布的生产技术标准指导、规范基地的生产全过程,基地产品由龙头企业收购,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在加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加工标准进行,其加工的产品经自检和权威机构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国内外市场销售。另外一种就是专业协会带动型,即由专业协会与基地农户建立责、权、利联结机制,如我市的草莓、桑蚕等标准化示范区,由协会建立基地并运用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指导基地生产全过程,产品由自检并经政府指定的检测检验机构抽检合格后,由协会组织收购进入市场或加工企业。

(2)完善科技支撑,积极发挥了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我市的肉鸽标准化示范区是以宏图鸽业公司为龙头的,宏图鸽业公司以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市畜牧兽医站为技术依托,开展了种鸽提纯复壮、饲养,保健砂研制,疾病防治,人工饲喂及提高综合生产力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形成了一整套肉鸽养殖的实用技术,并逐步予以推广,传统粗放的养殖状况得到了改善,饲养多品种搭配,保健砂使用技术基本普及,防疫工作得到加强,鸽瘟及消化道疾病得到大面积控制,雏鸽的育成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据统计,目前全市肉鸽当家品种――美白羽王鸽的占比已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良种化。为了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及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标准化园区的建设进程,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坚持“五统一”,即统一向农户提供科技咨询,帮助搞好种养小区建设;统一向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实行订单生产;统一向农户提供有质量安全保证的农业投入品;统一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向农户提供销售服务。

(3)抓好重点环节管理,确保标准化示范区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我市下发了《关于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投入品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市场管理的通知》,广泛宣传培训,普及投入品使用的知识、技术,我们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违禁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销售使用,尤其坚决不允许在标准化示范园区内使用,使园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上得到保证;二是加强产地环境管理。我市制定了相关产品的产地环境标准,与此同时加大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定期对园区的环境进行重点监测,大力推广秸杆还田技术示范,推广新型肥料及病虫害防治新技术,采取切实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净化措施,遏制了农业的面源污染;三是加强生产加工过程管理。指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我们联合计经贸委、工商局、质监局加大对相应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加强了动植物病虫害的检疫、防疫和防治工作,加快了动物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加大了动物疫情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强包装标识管理。我们要求标准化示范区的农产品实行分级包装上市,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三、积极开展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

无公害基地的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其实质就是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应用,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我市共申报并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8个,其中种植业基地42个,水产养殖基地1个,畜禽养殖基地5个,种植业基地面积达56.22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50.3%;申报并认证了19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目前又有17个农产品正在进行绿色食品的申报工作中。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的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认证,我市南通光远集团如皋速冻制品有限公司、今天食品有限公司、仁宗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市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1)制定政策,加以推进。我市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建设,特制定了激励政策,加大了组织推进的力度。注册一个农产品商标(以工商局注册为准),市奖励2000元;认定一个无公害农产品,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以农业部认证为准),奖励2万元;新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以绿色食品证书为准),奖励3万元。

(2)加强检测,确保安全。我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自建立后就正常开展检测,同时还制定了叶菜类蔬菜质量安全准入方案,在我市南门桥市场、城北农贸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站,强制进行检测,并定期对丁堰、南门桥、城北及农工商超市等四个农产品市场进行蔬菜类质量安全检测,并形成了详细的检测报告,为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的全面实施打好了基础。

(3)发布信息,稳定推广。我市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信息网络体系,及时向社会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发布农产品质量动态信息,正确引导我市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有序健康进行,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农技推广体系的科技优势,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技术服务。完善标准化示范区的实施形式和内容,以农业产业化加工、流通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我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进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我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的成果,尚有一定差距,今后在这些方面将作进一步的努力。

1、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不少同志对新阶段农业的基本特点、基本矛盾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门槛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缺乏清醒的判断,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明显受制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也缺少足够的认识,更缺乏针对市场变化、抢占发展先机的敏锐感和紧迫感。相当一部分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也很淡薄。干群的这种思想认识状况已成为制约农业标准化的进一步制定、示范和推广。

2、产业化、外向化程度不够。由于我市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比较普遍,缺少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的大户,缺乏大规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分散而小规模农户和企业缺乏对市场的了解,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这给标准化生产的组织实施和推广、监督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今后要招商引资,通过引资、引智、引企和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来创办起点高、上规模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此来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3、组织方式有待创新。发挥市场经济组织作用不够,大生产与大市场,技术标准的制订与运用以及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之间,缺乏市场经济组织的有效联结,存在着分割脱节现象,探索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新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