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食物生产» 大力发展“三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三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05-07-04 | 
【 字体:    

黄光荣  甘永年

宜春市农业局  

 

现阶段,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那么,在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呢?笔者认为,大力发展“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业,是促进全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发展“三品”农业是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农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买方市场已形成。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二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发展“三品”农业是定位国际市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现阶段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首先,发展“三品”农业是现阶段人们消费的需要。近年来,人们的消费由原来的追求数量型消费转变到现在的追求质量型消费。对食品的营养、卫生、安全、口感、外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在吃得丰富的同时吃得健康、安全。然而,目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追求产量的提高,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性的规范标准,农产品出现“多多少少”的现象,即“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所以,现阶段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针对目前农产品暂时相对过剩和供求关系发生新变化的特点,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

其次,发展“三品”农业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但质量和食用安全性比较脆弱:一是工业“三废”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农膜等所形成的生产污染,诸如柑桔上防治虫害,有的地方打农药7次。早稻要用农药6次,晚稻6-8次,饲料中有些添加剂、催肥剂的残留物,对人类健康也有影响。为此,许多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把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作为最主要的非关税壁垒,严禁污染超标准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发展“三品”农业既是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宜春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应对之策。

第三,发展“三品”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顺应当今世界消费潮流的时尚食品,其消费面广、市场容量大,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抢手货,其发展前景极其广阔。专家认为,全球绿色食品销售量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十年内的市场潜力在1千亿美元以上。德国每年的有机食品消费高达60亿马克,其中98%依赖进口,日本进口绿色食品每年以18.2%的速度增长,英国目前的有机食品进口占国内有机食品消费量的80%。到2005年,全球上市的主要农产品中将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同时,绿色食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据市场调查,目前绿色食品的生产效益,高出一般农产品生产的20%左右,绿色食品的市场经济效益,也在20%以上。如我市万载茭湖生产的有机毛豆(获欧盟认证的有机产品)未产先销,其价格是普通毛豆的2-5倍。此外,该县生产的木姜、蜂蜜等有机食品畅销日本和欧盟市场,成为我市出口创汇主要农产品,给企业和农民带来了颇为可观的实惠和收益。生产实践和市场实践表明,发展“三品”农业是我市当前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三品”农业我市具有良好的条件和优势 一是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我市是个传统农业地区,工业污染相对较轻,比较优势还在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条件上。我市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性气候,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无霜期长达269天,降雨量1621毫米,除位于赣江中游的樟树、丰城等少数地方有洪涝灾害外,无严重自然灾害,基本上种什么,长什么,养什么,活什么,农业经济稳居前省前列;境内有山区、丘陵、平原地貌的多样性,山河纵横、山青水秀、水质清新,据环保部门测定,境内的袁河、锦河、定江、北潦河、南潦河和赣江等六条河流的水质均可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另外,宜春的大气质量也要好于其它城市。据环保部门测定,宜春10县(市、区)的大气质量均可达到国家一级以上标准。全市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53%,无污染的天然草山草坡680多万亩,水质清新的养殖水面60余万亩,这些都为发展“三品”农业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二是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我市的传统农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全市境内农产品种类丰富,其中既有远近闻名的樟树中药材,丰城板鸭,高安大观楼腐竹,靖安、奉新、铜鼓和宜丰的食用菌、竹笋,万载的龙牙百合和袁州的皮蛋、山茶油等传统产品,又有近年来悄然兴起的靖安?柑、奉新“碧云”米,万载木姜等新兴产品。靖安的香菇,奉新、宜丰的猕猴桃,产竹县的竹笋,以及山区县的高山蔬菜,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此外,高安的肉牛、万载的肉兔、丰城的板鸭、宜丰和铜鼓的山羊、奉新和宜丰的果酒等都初具规模。这些都是发展“三品”农业的优势强项,为发展“三品”农业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三是具有良好的“三品”农业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品”农业,各级农业部门把发展“三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市“三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到目前为此,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3个,其中,省级49个,市级24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3个,产品16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2个,产品14个,并初步形成了有机食品产业化,是全国4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中万载木姜、蜂蜜等有机食品获欧盟质量认证机构认证,产品远销日本和欧盟市场。奉新的“碧云”牌大米是省内大米加工业唯一省级名牌,并获国家AA级绿色食品证书。同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规模日益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市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达6万亩,水果8万亩,粮油80万亩,家畜234万头,家禽1640万羽,水产2.2万亩,全市“三品”农业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蓬勃之势。

三、发展“三品”农业的主要措施

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主导农业是“三品”农业,主导食品是“三品”食品。为此,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发展“三品”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三品”农业作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突破口来抓,切实加大发展“三品”农业生产的舆论宣传、技术培训力度,增强基层干群发展“三品”农业意识,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走发展“三品”农业之路,使“三品”农业生产真正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展“三品”农业要做到以下“七个结合”: 1、发展“三品”农业要与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心圈廊”经济发展思路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构想,发展“三品”农业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布局,与各地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一是丰高樟经济圈要以高安肉牛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种草养畜、种草养禽、种草养鱼为主要模式的“三品”农业生产,立草兴牧,以牧兴农;二是320国道经济走廊县(市、区)要以万载的有机食品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绿色大米、无公害蔬菜、水果为主的“三品”农业;三是山区特色经济走廊县要以开发野生特色资源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好优越的野生资源条件,要以野生动植物资源为载体,突出“野”生开发,大力发展无污染、无药害的野生蔬菜、高山蔬菜、食用菌、竹笋、野果、保健药材、草食畜禽、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和野生动物等,扩大种养规模,搞好加工贮藏增值,创造新品牌,促使资源、生态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此外,我市原生态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共有纯天然无污染的草山草坡680多万亩,可放养水面60余万亩,这些都为发展“三品”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为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良好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动物和名优水产品生产,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达标后,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证书,打出品牌,实行规模化生产。通过大力发展“三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2-3年的时间内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65%”的目标。即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

2、发展“三品”农业要与传统农产品的改良提升相结合。我市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大宗传统农产品在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份额。因此,摒弃传统农业耕作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耕作方法,积极引导农民通过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等现代农业技术,把传统农产品改造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发展“三品”农业要与开放型农业发展相结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发展开放型农业,不仅可以引进国内外资金,有效地解决我市发展“三品”农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管理、加工、市场营销技术和经验,用以提高我市“三品”农业质量,打造“三品”农业品牌,增强“三品”农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我市“三品”农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使其成为我市今后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和支柱产业。

4、发展“三品”农业要与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沼气是上连养殖业,下连种植业的一项系统富民工程。通过沼气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燃料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由此产生的沼液、沼渣是发展“三品”农业的优质天然有机肥料。为此,各地要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对沼气工程开发投资力度的有利契机,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农村能源沼气工程,大力推广“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和“猪―沼―渔”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三品”农业的规模发展。

5、发展“三品”农业要与培植龙头企业相结合。龙头企业是促进和带动“三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地要围绕发展“三品”农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扩大“三品”农业生产规模,创造“三品”农业品牌,增强“三品”农业市场竞争力,全市要重点扶持壮大以万载锦江有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青叶有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320 国道经济走廊和山区特色经济走廊的“三品”农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全市“三品”农业发展实现新飞跃。

6、发展“三品”农业要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三品”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采取的有效举措。根据国际国内有关标准要求,无公害农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合理使用化肥等人工合成化学品。绿色食品是由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的环保食品,包括A级和AA级两类。其中,A级在其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肥等人工合成化学品。AA级则在其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有毒有害的化学合成物。有机食品则要求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种源于自然、确保人类安全和人身健康的环保型食品。我市自然条件优越,工业污染小,为发展“三品”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各地在取得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要尽快在面上推广“三品”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重点产业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生产品种、统一专用生产资料、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组织营销,努力提高“三品”农业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7、发展“三品”农业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两手抓的措施,在加快“三品”农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好生态平衡,做到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地建立毛竹林、天然林、阔叶林、猕猴桃、牧草等若干个生态环境保护区和环境治理小流域,因地制宜地扩建多建种竹园、苗木园、花卉园。在保护区内禁止乱砍滥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毛竹林低改、封山育林、栽竹种草和禁笋育竹等活动,增加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多施有机肥,尽量少用或不用化肥,禁止使用塑料袋和一些毒性强、残留大的农药、化肥,鼓励少用或不用农药,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广泛推广“猪―沼―瓜”(果、林、稻、鱼)等延伸生态链接模式和节水灌溉、节能改灶、节水改厕等技术,进一步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