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食物生产» 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05-06-20 | 
【 字体:    

孙树泽 王秀贞

河北省海兴县农林局信息中心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尽管人口剧增,我国人均农业生产指数仍达到181,比世界平均值115高57%,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的高速发展,除了依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耕地和灌溉面积的扩大以外,化肥与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大量使用以及机械动力与矿物能源的大量投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此而引起的农业水土流失、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产品与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无公害农业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发展无公害农业的核心就是立足我国国情,把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建立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必要性

1.1 发展无公害农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我国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保障社会上农产品消费供给,而且要面对市场,适应市场,寻求农业自身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物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新时期消费的潮流和市场走向。但是环境污染对农产品的卫生质量造成了很大威胁,食物中毒事件不断见诸报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环境保护,对消费无公害食品的意识大大增强,迫切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发展无公害农业,满足人们绿色消费的需要。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而且可以树立我国农产品的品牌,有利于扩大影响,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1.2发展无公害农业是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 
  农畜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出口创汇额不断增加。1980年我国农畜产品食品出口创汇为29.85亿美元,1985年为38.00亿美元,1990年为66.09亿美元,1994年达到100.17亿美元。但是,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环境管制措施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以环境标志为代表的无公害贸易这一非关税壁垒正在构筑,并且已经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重大影响。正如我国《关于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所指出的:“国际市场上出现了绿色食品,这是一个信号,那些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危害环境的产品将日益受到抵制。”据外经贸部有关方面的信息,我国出口农产品和食品品种档次低,质量差,安全优质性能较为缺乏,常常因为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而出现贸易纠纷、索赔等问题。因此,我国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档次,有利于冲破国际市场中正在构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出口创汇。 

1.3发展无公害农业是树立我国环境保护国际新形象的需要。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有关机构已制订了范围广泛的国际环境公约和法律规定。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行为准则。我国政府已先后签署了包括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内的30多项保护资源和环境国际公约、协定,并率先制定出《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业,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同时促进我国对国际环境公约、协定的贯彻和落实,表示我国对人类环境问题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从而有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和消费安全、优质、营养的无公害食品,是人类饮食文化的变革,提倡无公害食品,也就是提倡一种新的饮食文化,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与环境共处的依存关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1.4发展无公害农业是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与农用化学物资的大量施用,导致农田受污染的情况十分严峻,农产品质量到受影响,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因食用受污染食物引起中毒的事件屡见报端。发展无公害农业,首先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质量要求,一旦产地受到污染,就失去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创建和保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就必须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其次,就是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农用化学物质,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形成无公害农业产业体系。所以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同时,可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力度,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5发展无公害农业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国内外市场表明,无公害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5%-20%以上,而且市场需求旺盛。显而易见,开发无公害食品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西部自然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形成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发展无公害农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双赢"事业。
  2 我国发展无公害农业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2.1 生态农业建设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从1984年以来,农业部和国家环保局在全国组织开展了生态农业的试点示范工作。1993年,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七部委组织开展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县、乡、村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1200多个,推广面积650万hm2。生态农业建设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培植了农业自然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有效地减轻了环境污染,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2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为发展无公害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

我国在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同时,开展了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农业部于1995年组织了湖北、山东等5个省份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及基地示范》项目研究攻关,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与管理文件。湖北省农业厅和湖北省农科院自198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无公害茶叶、无公害疏菜生产技术的研究,并在高产茶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进行示范推广,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积累了技术和经验,有力地推动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无公害事业的发展。
  2.3健全的农业环保体系为发展无公害农业提供了保障 。

目前,我国除台湾省之外,各省均建立了农业环保机构,从农业部,到省、市、县乃至乡镇,都有农业环保机构和技术人员,形成了覆盖面广、技术力量强的网络体系。此外,还有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湖北、山东、云南、吉林等省,建成了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发展无公害农业提供了检测服务手段。
  2.4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我国即将加入WTO所形成的国 内外市场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方面,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与食品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农产品倍受青睐,成为市场的宠儿,市场需求直接刺激和拉动生产。目前各地兴建了许多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北京、武汉等地政府还颁发了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农业及农产品生产面临新的挑战,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其进口的农产品环境质量及无公害控制标准越来越严,这一绿色壁垒大有取代了传统的关税壁垒之势,明确要求农产品生产必须加大无公害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无公害农业也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广阔的市场需求将有力地推动无公害农业的发展。
  3 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对策 
  3.1加大无公害农业技术研究的力度 无公害农业技术体系应涵盖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主要技术有: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环境的生态优化选择、无公害农业的生产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等。要组织农业方面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利用现有的科研力量,开展无公害农业技术攻关,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技术,要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寻求无公害农业技术研究的突破。 

3.2 制订无公害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无公害代表着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项朝阳产业。同时,发展无公害农业应是一项政府行为,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在启动实施阶段,需要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其发展。一是规范无公害农业的管理,制订无公害保护办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地位,保障无公害农业各项措施的落实;二是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研院所通过各种形式,如技术参股、转变机制等,参与无公害农业的建设与技术研究,并在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做好无公害农业产品的认定工作。依据管理办法和标准,在认真审核、评价的基础上,搞好无公害农业产品的认定工作。 
  3.3 加强宣传培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无公害农业是一项新生事物,要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多种形式开展无公害农业的宣传活动,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业与人们息息相关,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人们绿色消费观念,创造一个有利于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业技术,培训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致富先进户,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科技示范,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运用无公害农业技术致富的甜头,用典型的事例、现实的成效打动广大农民,提高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与自觉性,加速无公害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4 强化监管,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发展无公害农业的目的是要向社会提供无公害产品,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实行质量控制,如产前要对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农作物种子种苗的优选优育,产中要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严禁使用导致污染的农用化学物质,产后要进行产品质量检测,规范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运与销售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的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抽检,确保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控;三是开展行政执法,打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的违法行为。 
  3.5 培育无公害农业产业化龙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推动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发展无公害农业,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模式,而是要有组织地统一农业生产行为,对建立的无公害农业基地,要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等产业化生产模式。通过培育无公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一片无公害生产基地,致富一方农民,可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企业化管理模式,保障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