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营养健康» 上海年内建成百家标准化菜场

上海年内建成百家标准化菜场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05-06-08 | 
【 字体:    

  标准化菜场、生鲜超市、产业化盒饭,上海把“民以食为天”的各项工作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抓紧落到实处。据上海市经委负责人昨天披露,今年上海将建成100家标准化菜场,现在已经基本建成15家,到6月底按照《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验收后,上半年将确保完成第一批20家标准化菜场。另外,上海将用3年时间,把本市的700多家菜场全部改造成为标准化的菜场。

  菜场是上海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中最直接的消费环节,过去长期存在卫生状况差、管理混乱的弊病。上海市确定标准化菜场的“16字标准”是:准入规范、功能齐全、卫生达标、管理有序,其中卫生达标是核心。上海市对旧菜场改造由市政府补贴15万元,区级财政也拿出相当比例的经费投入这一实事工程。

  菜场“硬件”提高后,菜价不会随意提高。通过建立菜市场摊主自治管理委员会,设立经营业主诚信档案,配备专职送货员等措施,实施便民利民服务。规范化是标准化菜场的“生命线”,将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计量、统一规范(塑料袋、服装、制度和人员培训等)。

  今年要建20家生鲜超市

  新型业态在上海异军突起,使市民挑选食品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目前上海已经建成生鲜超市近10家,今年的目标是建成20家,这种生鲜超市规定生鲜比例要超过50%,集中摆放,品种齐全,边界清晰,是菜场的“升级版”。

  生鲜超市有1000平方米、500-1000平方米和300平方米三种规格,将因地制宜进行布点,这将有利于市民购买增加、挑选便利、消费安全,商店的效益也能“水涨船高”。

  规范“盒饭”游击队

  盒饭是都市人快捷生活节奏的附加品,目前上海每年的盒饭消费数量相当巨大,质量良莠不齐,为了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上海市正在大力推行盒饭生产供应的产业化。针对现在最困难的市郊结合部的盒饭“游击队”,市有关部门决定采取“堵疏”结合的方法,进行清理、整合、规范,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和规范引导,在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的同时,探索建立“定条件、定品种、有规范、有监管”的乡镇食品加工点。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