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由于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在增多,国民的维生素A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国民营养缺乏的问题已逐渐得到注重和改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改变目前的营养状况呢?据了解,人们除了合理的膳食外,还要进行适量的营养补充,那么食用强化食品就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缺啥补啥。可人们对强化食品的认识又是怎样呢?于是,记者对北京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
消费者 应提高对营养改善的认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霍军生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想让普通人群吃得更合理更营养,除了保障食物供给以外,让消费者自己能够作出正确的食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在众多的保健品或是强化食品等面前也是无从选择,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好。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全盘的接收,什么都补;或是全盘的否决,凭自己的喜好,吃饱就行。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食品营养品质的改善未必就一定能使国民总体的膳食质量得以提高,提高民众对营养改善的认识才能真正改善人们的膳食质量的手段。
商家 食品“包装”要给消费者提个醒
面对众多的强化食品,记者在一家超市看到,许多营养早餐食品在包装上不仅标明该产品强化的营养成分,还将食用相应量和该产品所达到的每日科学摄取量作出明确提示,以雀巢营养谷物早餐谷多多脆谷乐为例,其以DRI居民膳食营养素每日参考摄入量为标准在包装上标明:如每日食用100克该产品可满足人体每日身体应摄取80%的钙、49%的铁、42%维生素C、35%的叶酸,这样不仅可让消费者买的满意,还实现了利益合理化。
此外记者还发现,很多食品外包装上的标识却让人匪夷所思。同样是强化食品的饮料,记者发现脉动在包装上标注营养成分时以一升为单位,但其本身一瓶水的容量只有600毫升,就这样的标注让消费者在购买时难免糊涂,那又如何放心购买呢?
强化食物 能快速有效解决营养不良问题
霍主任表示,发达国家已经运用食物强化保护自己的国民近40年,已经用历经考验的数字证实了它是经济、快速、有效的解决营养不良的手段。今天,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都把强化食品定为我国国民营养改善的切入点,同时希望食品企业、研究机构、卫生和教育部门以及民间组织结成联盟,共同协作,多种方法结合运用,消除营养不良。
链接:营养状况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主要开展了铁强化酱油、营养强化面粉、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和儿童辅助食品的营养强化的试验、试点及宣传推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引起国内外的各界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