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副部长 王陇德
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与膳食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在我国城乡普遍存在。因此,中国人迫切需要来一场膳食革命。
问题―――部分居民膳食结构不科学
研究表明,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
别为2个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
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现患人数为1.6亿,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
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现患人数为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不正常。
缺铁是引致我国居民贫血的主要原因,平均贫血患病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高达24.2%,即平均4个婴幼儿中就有一个患贫血。我国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免疫系统损害,儿童多病,使儿童死亡率增高1/3。
以上健康问题的形成,膳食因素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居民膳食方面在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居民的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二是城乡居民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普遍摄入不足。三是城市居民蔬菜的摄入量明显减少,绝大多数居民仍没有形成经常进食水果的习惯。在摄入食物的数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每日代谢所需的热量,多余的热量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因而超重与肥胖的人数迅速增加。
影响―――导致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
要保持身体健康,需要把握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掌握好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一是缺乏锻炼,二是摄入热量过多。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摄入高热量食物过多又是形成肥胖的基础因素。因此,摄入热量过多是以上慢性病的直接成因之一。当今的医疗技术还无法彻底治愈这些慢性病,只能及早控制其危险因素,争取不患这些疾病。控制危险因素中,控制热量过多摄入是一个重要方面。如糖尿病患者不控制饮食,就不可能满意地控制血糖水平。这些疾病如不能很好地控制,晚期形成的并发症和伤残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另外,慢性病还会对家庭的经济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专家估计,我国糖尿病人的一个人年治疗费用约为4000元左右;根据慢性病的现治疗费用及年均增幅测算,到2010年,我国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将高达5880亿元。
对策―――科学饮食“八字方针”:调整、维持、控制、增加
一调整:调整进食顺序
近年来,中国人的膳食消费中悄然形成了一种常规,那就是饭后吃水果。这一习惯,对于中国人的健康无疑是雪上加霜。饭后吃水果,往往是在吃饱或吃得过饱的基础上,再添加食物。因此,这部分的热量几乎全部被储存,从而加重了超重和肥胖问题。
从水果本身的成分和身体消化吸收的特性分析,建议成年人最好在每顿饭前吃水果(柿子等不宜在饭前吃的水果除外)。饭前吃水果,有很多好处。首先,水果中的许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空腹时的吸收率要远高于吃饱后的吸收率。其次,饭前吃水果有利于健康饮食“八分饱”的把握。水果是低热量食物,其平均热量仅为同等重量面食的1/4,同等猪肉等肉食的约1/10。先进食低热量的食物,就比较容易把握总的摄入量。第三,先吃水果可缩短其在胃中的停留时间,降低其氧化腐败程度,减少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儿童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部分妇女属于中医讲的“脾胃虚寒”体质,不宜或不适应饭前吃水果。这部分人群可在两顿饭之间加食一次水果。
二维持:维持高纤维素摄入、维持食物多样化
高纤维素的摄入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我们继续坚持。纤维素来自于植物,它不能被消化,也不能被吸收,因此不含热量。但近10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膳食中蔬菜的进食量持续下降,谷物的供能比也明显低于合理水平,这一不良趋势需要尽快地干预和阻断。一个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的人,只要做到了食物多样化,就绝对不需要膳食增补剂或保健品等的补充。
三控制: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
肉类是高热量食物,许多人已了解,但油脂类单位重量的热量更高,绝大多数人不清楚。每100克猪肉所提供的热量是395千卡,而100克油脂提供的热量是899千卡,高出一倍还多。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油脂的摄入量是25克,而全国调查平均人日摄入44克。
许多科学研究已清楚表明,过多的盐是引致高血压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日均食盐摄入量为6克(约相当于成人拇指盖大小的小汤勺一平勺),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日摄入量为12克,超出整整一倍。
四增加: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
首先要增加水果的进食量,使水果成为膳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牛奶中不但含有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牛奶中还含有钙104毫克、维生素A24微克以及身体必需的其他微量元素。许多人只知吃钙片补钙,却不知道牛奶是天然的、最易吸收的钙源。因此,中国人每日应补充300毫升牛奶,这应是膳食革命的重要内容。
谷类中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及纤维素的含量较高。薯类为低脂、高纤维、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这些成分均是人体肌肉和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多种谷物和薯类的摄入,还可以使营养成分互补,更好地满足身体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