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发布报告指出:保健食品1/4是假冒
5月12日,中国保健协会发布《中国保健食品零售终端品类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2951种保健食品中,有767种是假冒其他品牌、没有保健功效的冒牌产品,占调查总数的25.99%,另有267种疑似“问题产品”尚待调查,包括巨能钙、脑黄金、补血口服液、排毒养颜胶囊等。保健协会有关人士说,“问题产品”大部分是由于外包装上存在与国家批准文件不符、不规范的情况,因此被披露出来。 中国保健协会介绍,这次调查覆盖300多个市(县、地区),涉及2025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被查出的767个冒牌产品中,减肥产品问题最多,达193种。专家指出,冒牌减肥产品通常由一些让人拉肚子的便宜草药组成,或是私自添加了致腹泻的西药,长期服用后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对胃、肾都有强刺激的副作用。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朱康年提醒消费者,确认一种产品是否为冒牌保健食品,可依据以下标准,即产品外包装上的产品名称、出品企业名称、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与国家批准文件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部分或全部不符,就可以确定是冒牌的保健食品。 消费者也可以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sda.gov.cn)的数据库进行搜索。对于外包装与国家批准文件不符的“问题产品”,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国家批准文件。 保健食品是根据人体生特殊生理需要,在普通食品的基础上,经过特殊加工或增补而形成的,能改善生理功能,预防疾病。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药理学家李连达院士说,保健食品可以提供一些保健功能,辅助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但盲目购买或服用,不仅造成浪费,还会给人体带来伤害。所以选用时必须理智,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药物和治疗措施。李连达院士还说,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类人可以考虑选用保健食品,第一类是亚健康人群以及老人。第二类是儿童、孕妇、运动员,及在高温辐射等不良环境下的工作者。第三类是需要除药品外进行辅助治疗的一部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