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专家视点» 饮食的逻辑 —— “会吃才有健康”系列之十

饮食的逻辑 —— “会吃才有健康”系列之十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20-03-13 | 
【 字体:    

  系列之十:饮食的误区--不良饮食卫生习惯

  

  我们饮食卫生习惯中,还有许多不文明、不科学的地方。比如聚餐时酗酒、就餐时间不规律、暴饮暴食、年轻人养成长期吃外卖、猎奇饮食心理以及饱受争议的桌餐等等。

  就餐时适量饮酒,既可抒发情感、活跃氛围、愉悦心智,也有利于促进人体消化和食饮。中国酒文化源源流长,有着厚重的酒礼、酒德、酒政和酒歌,告诫人们,喝酒更多是一种文化消费,要遵循精神规制。谨防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产生瘾性,引发慢性酒精中毒。更要坚决防止酗酒,丧失理智,做出有伤风化、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从医学讲,过量饮酒,不仅会因为酒精对胃肠黏膜的损伤,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影响人体正常代谢,还可能引发诸如口角冲突、身体不适甚至意外等更多不良后果。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人不太注重饮食的定时与定量,而科学研究表明,食物只有在胃里停留足够的时间,才能被消化,因此两餐之间相隔4-5个小时为宜。同时,胃肠中的消化酶、消化液的分泌量也是有规律的,如果不定时定量饮食,就极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另外,睡前吃的过饱、吃了就睡都不合理。一方面,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难以安然入睡。另一方面,饭后躺下,胃肠蠕动减弱,影响食物的充分消化。

  近年来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足不出户就能吃尽天下美食。但长期吃外卖,不仅存在着饮食卫生方面的隐患,而且外卖一般油大盐重调味品多,隐藏着诸多健康的风险。其实,做饭是一种很美妙、很幸福的事。做一手好菜,可以根据家人的喜好、量体裁衣地创作菜品,成为自己和自己亲人身体健康的坚强护卫。下厨房,也是一种很好的体力劳动,劳累一天回到家里,打开音乐,开始锅碗瓢盆交响曲,有力调动了生活情趣。我很喜欢做饭,我的体会是,只要主观上不拒绝、不排斥,做饭就可以从不会到会再到得心应手。

  西方有句谚语叫“好奇害死猫”,饮食中的猎奇心理也常常引发不良后果。比如2003年的非典和这次的新冠疫情,据目前研究都是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高度相关,再比如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等地区引以为傲的“无所不吃”,甚至未经加工,生吃诸如脑花、鸡蛋等行为,都有许多饮食卫生方面的隐患。

  桌餐是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但桌餐过程中如果不使用公勺公筷,容易导致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其实我国古代一直有分餐的传统,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采用的是“一人一鬲” 的分餐制,《春秋》《史记》等历史典籍也都对分餐而食有详细描述,这一点也能由多数影视作品中一人一案的筵席场景得到印证。同时,桌餐不分餐不仅不卫生,还容易产生大量的食物浪费,据中科院地理所一项调研统计,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更是高达38%,主要就是由于桌餐不好掌握饭量,通常会多点些菜。

  健康的饮食文化,不仅包括吃什么,还要注意怎么吃。上述这些饮食卫生方面的不良习惯,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璀璨的饮食文化瑰宝,也将不能发扬光大。我们已经进入营养健康新时代,每个人都要应允时代的要求,理性认识民族饮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养成现代的、科学合理的饭食习惯,把防止“病从口入”落在一日三餐,吃出一个文明、健康、幸福的新景象!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陈萌山

2月26日


站内搜索